[學區房] 房市暴跌直降百萬學區房砸手裡了?
北京幼升小結果出爐,學區房市場再次引發關注。
“北京西城最嚴學區房政策(2020年7月31日後購房家庭,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,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)實施滿3年,熱門學區部分房源直降百萬。”這樣的消息不斷湧現,賺足了關注度。然而,看到這樣的內容,深耕學區房的房產經紀人張波卻“毫無波瀾”。
2016年“全面二孩”政策帶來的出生堆積,直接導致2022年優質學區的學位前所未有的緊張。親歷了市場的劇烈震蕩,張波認為,與其說是政策徹底刺破了“學區房神話”,不如說是階段性的出生堆積帶來階段性的“調劑出區”,2023年不過是2021年7月以後市場的延續。
在同樣推行了多校劃片政策的上海與深圳,學區房市場也經歷了大幅回調。
以上海浦東新區為例,因曾與名校明珠小學對口,區內“老破小”朱家灘小區一度被稱為“上海最強學區房”,單價在2021年沖上近15萬元/㎡的高峰。但在經歷多校劃片政策後,貝殼數據顯示,如今的朱家灘小區單價多在10萬元以內。記者注意到,有急售房主已將單價降至87000元左右,然而這套房掛牌已有8個月,仍然未能售出。

許多家長關心學區房需求高峰過後,生育率的持續走低將會對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。圖/中新
今年春節後,連續兩年經歷價格回調的深圳學區房市場有所回暖。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,全市名校片區的學區房成交價相較其他二手房,較參考價有更大幅度的偏離,以參考價成交的學區房占比從1月的55.5%減少至3月的38.4%。
“比起三年前的高點,價格的確降了。比起今年初的行情,價格也仍然在降,但這只是少數急售房源,大部分業主並不急著出手。好學校永遠在那裡,不可能搬走,出生高峰帶來的學位緊張也會在2026年過去,優質資源富集的學區因為價值夠高,所以交易量和價格的底線還在,沒有什麼絕對的‘神話破滅’,也用不著一驚一乍。”張波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。
從市場表現看,學區房熱度已經連續兩年出現降溫,達到了政策預期。但這個市場並未消失,學區房還有沒有價值?這個問題一再被追問,不論是計劃購房、換房的家長,還是房產經紀人,每個人都在尋找答案。這個答案甚至會影響到區域內下半年的房價走勢。
求穩還是擇優?
張波已經總結了一套學區房價走勢的變化規律。
7月,“幼升小”調劑出區結果揭曉,價格下調,客戶觀望兩到三個月,10月開始出手,要趕在次年5月信息采集以前遷完戶口。較高的交易量最晚持續到次年3月,這時一套房的總價要比前一年的低點漲50萬到80萬。“7·31”執行的第三年,市場波動已有較為穩定的規律。“學區房畢竟是學區房”。張波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。
“7·31”政策,出自2020年4月30日,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委員會發布《關於西城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》。其中的核心是,“2020年7月31日後在西城購房的家庭將全部多校劃片在學區或相鄰學區”,政策向市場明確了破除學區房狂熱的決心。
為了趕在“關門前”上車,2020年下半年,心急如焚的家長們紛紛出手。年底,經歷了當年的政策執行和幾個月的市場觀望,為了獲得資源最為均衡的德勝學區入場券,家長們在兩個月的時間裡,將14萬元的單價猛推至18萬元。
4個月後,首次執行“新政”的“幼升小”結果出爐,“7·31”後購房的家庭,孩子被全部調劑出區,最好的派位結果是新街口學區的志成小學。
“買19萬的房,上12萬的學。”一夜之間,慶幸自己拿到入場券的家長成了“學區房爆雷”的當事人。過去,金融街、月壇、德勝因優質教育資源富集而被合稱為“金德月”,而2021年7月空前的政策執行力度,讓烈火烹油的德勝市場遭遇重錘,比起較少調劑出區且自身產業、區位優勢巨大的月壇、金融街,德勝這顆“學區皇冠上的明珠”立即黯淡下來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
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“不出意外,‘7·31’之後購房的連續第三年全部調劑出區,部分‘四老’房本兒的,也被調劑出區。”7月初,伴隨“北京西城最嚴學區房政策(2020年7月31日後購房家庭,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,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)實施滿3年,熱門學區部分房源直降百萬。”這樣的消息不斷湧現,賺足了關注度。然而,看到這樣的內容,深耕學區房的房產經紀人張波卻“毫無波瀾”。
2016年“全面二孩”政策帶來的出生堆積,直接導致2022年優質學區的學位前所未有的緊張。親歷了市場的劇烈震蕩,張波認為,與其說是政策徹底刺破了“學區房神話”,不如說是階段性的出生堆積帶來階段性的“調劑出區”,2023年不過是2021年7月以後市場的延續。
在同樣推行了多校劃片政策的上海與深圳,學區房市場也經歷了大幅回調。
以上海浦東新區為例,因曾與名校明珠小學對口,區內“老破小”朱家灘小區一度被稱為“上海最強學區房”,單價在2021年沖上近15萬元/㎡的高峰。但在經歷多校劃片政策後,貝殼數據顯示,如今的朱家灘小區單價多在10萬元以內。記者注意到,有急售房主已將單價降至87000元左右,然而這套房掛牌已有8個月,仍然未能售出。

許多家長關心學區房需求高峰過後,生育率的持續走低將會對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。圖/中新
今年春節後,連續兩年經歷價格回調的深圳學區房市場有所回暖。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,全市名校片區的學區房成交價相較其他二手房,較參考價有更大幅度的偏離,以參考價成交的學區房占比從1月的55.5%減少至3月的38.4%。
“比起三年前的高點,價格的確降了。比起今年初的行情,價格也仍然在降,但這只是少數急售房源,大部分業主並不急著出手。好學校永遠在那裡,不可能搬走,出生高峰帶來的學位緊張也會在2026年過去,優質資源富集的學區因為價值夠高,所以交易量和價格的底線還在,沒有什麼絕對的‘神話破滅’,也用不著一驚一乍。”張波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。
從市場表現看,學區房熱度已經連續兩年出現降溫,達到了政策預期。但這個市場並未消失,學區房還有沒有價值?這個問題一再被追問,不論是計劃購房、換房的家長,還是房產經紀人,每個人都在尋找答案。這個答案甚至會影響到區域內下半年的房價走勢。
求穩還是擇優?
張波已經總結了一套學區房價走勢的變化規律。
7月,“幼升小”調劑出區結果揭曉,價格下調,客戶觀望兩到三個月,10月開始出手,要趕在次年5月信息采集以前遷完戶口。較高的交易量最晚持續到次年3月,這時一套房的總價要比前一年的低點漲50萬到80萬。“7·31”執行的第三年,市場波動已有較為穩定的規律。“學區房畢竟是學區房”。張波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。
“7·31”政策,出自2020年4月30日,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委員會發布《關於西城區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》。其中的核心是,“2020年7月31日後在西城購房的家庭將全部多校劃片在學區或相鄰學區”,政策向市場明確了破除學區房狂熱的決心。
為了趕在“關門前”上車,2020年下半年,心急如焚的家長們紛紛出手。年底,經歷了當年的政策執行和幾個月的市場觀望,為了獲得資源最為均衡的德勝學區入場券,家長們在兩個月的時間裡,將14萬元的單價猛推至18萬元。
4個月後,首次執行“新政”的“幼升小”結果出爐,“7·31”後購房的家庭,孩子被全部調劑出區,最好的派位結果是新街口學區的志成小學。
“買19萬的房,上12萬的學。”一夜之間,慶幸自己拿到入場券的家長成了“學區房爆雷”的當事人。過去,金融街、月壇、德勝因優質教育資源富集而被合稱為“金德月”,而2021年7月空前的政策執行力度,讓烈火烹油的德勝市場遭遇重錘,比起較少調劑出區且自身產業、區位優勢巨大的月壇、金融街,德勝這顆“學區皇冠上的明珠”立即黯淡下來。


分享: |
注: | 在此頁閱讀全文 |